无图版
文革研究
|
文革文献
|
文革口述
|
百花齐放
|
万象视野
|
时代民谣
|
文革图片
|
革命文艺
|
润之评论
|
人民公社
|
CR STUDIES
|
CR DOCUMENTS
»
您尚未
登录
注册
|
标签
|
推荐
|
搜索
|
社区服务
|
辩论
|
意见反馈
|
版主交流
社区服务
风格切换
new3
wind5
wind
new5
中国文革研究网
»
润之评论
»
举重若轻的伟人毛泽东
新 帖
本页主题:
举重若轻的伟人毛泽东
打印
|
加为IE收藏
|
复制链接
|
收藏主题
|
上一主题
|
下一主题
谁主沉浮?
级别:
侠客
精华:
0
发帖:
154
威望:
164 点
红花:
1540 朵
贡献值:
0 点
在线时间:49(小时)
注册时间:2012-05-26
最后登录:2013-10-04
小
中
大
引用
推荐
编辑
只看
复制
举重若轻的伟人毛泽东
举重若轻的伟人
毛泽东
电视连续剧《红色摇篮》第二集中有这样一段真实描写。
1929年下半年,毛泽东、朱德率领红四军转战于赣南闽西。那时的中心任务是土地革命,即分配给农民土地。但由于受
苏联
模式的影响,对如何进行土地革命及土地革命的迫切性,干部中有不同的认识,各地执行程度也不一致。如何把这么重大的问题解决好,毛泽东举重若轻,显示了伟人的非凡能力。
一天,
蒋介石
对他的手下何应钦等人说:“这几天,我一直睡不好觉。总在想一个问题:堂堂国军,既有编制又有军饷,可兵员往往需要抓壮丁!可朱毛的军队呢?既无编制,也无军饷,甚至连饭都吃不饱。可这入伙的呢,却趋之若鹜!你们说说看,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”坚决反
人民
的蒋介石不明白的事,追随他的走狗们又怎么能回答得上来呢?
在苏区召开的土地会议上,朱德问:“土地革命是发展革命、建立红军的法宝,为什么赣西落后于闽西呢?曾山同志,为什么有些地方田地很快分下来了,还有些地方迟迟分不下来?
这时,赣西的一个叫文林的干部回答:“我们这么做是完全有依据的!大家看,这是省委下发的江西土改政纲。要我们学习苏联的做法,办集体农庄。”闽西干部曾山反问:“文林同志,这行得通吗?年初张鼎承专程从闽西赶来,传达前委指示,你为什么硬顶着不分?”文林辩解道:“这白狗子整师整团地地后面又追又打的,割据地区一天红一天白,怎么分呀?”
毛泽东说:“怎么不能分呀?文林同志,我们在井冈山的时候,距敌人只有50多米,转个弯儿坐下来就能分田。对不起,文林同志,你继续说。”
文林说:“毛委员,还是听你说吧!”
“那我就请个人来说吧!哎哟老伯,来来来,你好,请坐。”一个支援过红军作战的老裱走来,毛泽东对他说:“老伯,你把对我说的话再对大家讲一讲。”老伯吃惊地问:“我对你说过什么呀?”
“那你就说你为什么扛着禾草放在壕沟里。”
“那不是白狗子要来嘛!”
“对呀!”
“你们不是要打白狗子吗?不用这草填上壕沟,你们怎么过去呀?你们过不去,不就让白狗子过来了吗?”
“对呀!接着说。”
“这白狗子一过来,你们分给我们的田地,不就丢了吗?这田地丢了,我们不就又得过那不是人过的日子了嘛!”
毛泽东带头为老伯鼓起掌来,经老伯这么一说,对于土地革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,持不同意见的干部的思想,也就轻而易举地打通了。毛泽东抓住时机总结道:“呃—打唐云山的战斗中,来送禾草的农户,是分得了土地翻了身的农民。这说明了什么呢?我们说,武装
斗争
、土地革命、政权建设,三位一体。农民,这是军队士兵的来源;士兵,是拿起枪的农民;有了工农武装,才能开辟、巩固工农政权;有了工农政权,才能深入开展土地革命,有了土地革命,才能从根本上把劳苦大众动员起来,支援我们红军——打胜仗!”
武装斗争、土地革命、政权建设之间的关系,代表大地主大资产
阶级
利益的蒋介石怎么能去想呢?当时处于权力顶峰的蒋介石,怎么会把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利益放在心上呢?尤其是农民中的最大多数—贫雇农!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毛泽东,才能发动人民、依靠人民,不仅打了胜仗,而且打下了一个红彤彤的天下!领导人民走上了集体化全民化的
社会主义
道路!
而逃到
台湾
的蒋介石,为了维持那摇摇欲坠的政权,也不得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土地
改革
。中国人民解放军之所以没有去攻取台湾,一方面是抗美援朝原因,另一方面也与台湾进行土地改革、阶级矛盾有所缓和有关。
毛主席
离开我们已36年了,如今的上位们,还把人民放在心上吗?他们是怎样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呢?他们抛弃了社会主义、强迫农民离开集体道路,分田单干,然后,拆了他们的房子、以建设名义变相没收了农民的土地。利用他们手中的政权,强拆农民的家园,拆毁了国家的未来!蒋介石没有想自己的后事;如今的上位者们,在他们自己富甲天下的同时,想他们的后事了吗?
2012年6月1日星期五
搜索更多相关文章:
毛泽东
谁主沉浮?
顶端
Posted: 2012-06-01 13:48 |
[楼 主]
帖子浏览记录
版块浏览记录
快速跳至
>> 文革论坛
|- 文革研究
|- 文革文献
|- 文革口述
|- 百花齐放
|- 润之评论
|- 万象视野
|- 人民公社
|- 时代歌谣
|- 文革图片
|- 革命文艺
|- CR STUDIES
|- CR DOCUMENTS
>> 论坛事务
|- 意见反馈
|- 版主交流
中国文革研究网
»
润之评论
Total 0.013135(s) query 3, Time now is:04-24 18:35, Gzip enabled
Powered by
PHPWind
v6.3.2
Certificate
©
http://wengewang.tk